• Slider
  • Slider
:::
劉雅瑜 - 學務處 | 2025-07-02 | 點閱數: 164

【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-心靈畫布-學齡期親職教育線上課程】

西蒙.波娃在《第二性》中曾提出一句經典名言:「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後天形成的。」
透過這句話,她強調「女性」是如何被整個社會和性別文化給建構出來的。
然而,社會的影響力不可能只在對女性身上,同樣置身在社會中的男性,依然逃不出其魔掌。
因此,我們能理解:「男孩/男人也不是天生的,而是後天形成的。」

在此系列三堂課中,將分享:
✅一個男孩究竟是如何被養大成男人?
✅在這養大的過程,男孩們有機會身心健康地長大嗎?
✅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我們,就算家中沒有男孩或是剛好環境是女性為多,那為什麼還是需要來聽聽這系列的演講? 

課程時間:
8/5 (二) 13:30-15:30
《男兒有「淚/累」不輕「彈/談」?》
✅識別「男孩/男人」在日常生活中所處的性別框架、性別角色期待與樣貌。
✅看見「男孩/男人」的心理健康議題與在社會中所受影響。
✅談女性主義看待「男孩/男人」的典範轉變。
✅理解「家中就算沒有男孩,也需要來聽聽男孩/男人演講」的重要性。
8/12 (二) 13:30-15:30
《影響男孩/男人能否身心健康長大的關鍵!》
✅介紹「陽剛氣質(masculinities)」與那些典型 v.s.非典型的「男孩/男人們」。
✅認識影響男性的重要概念:「有毒的男子氣概」、「恐同式暴力」與「厭女」。
✅從多元交織性(intersectionality)理解男性困境。
✅男孩們如何好好長大?有男孩跟沒男孩的家長都各自可以幫忙的事。
8/13 (三) 13:30-15:30
《如何和男孩/男人開口「談性說愛」?》
✅介紹「全面性教育(CSE)」如何用在男孩身上。
✅運用《少年•漫話》牌卡與青少男自在談性說愛。
✅愛要怎麼說出口?心理師談「男孩/男人」的情感教育
✅後#MeToo 時代,關於「男孩/男人」,我們期待有什麼樣的下一代?

講師:蔡佳賢 諮商心理師
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專任諮商心理師

立即報名: https://forms.gle/mJw7CJ9VJzN9XhEL6
適合對象:家有學齡期孩童之家長或對學齡期孩童議題有興趣之民眾
地點:線上 Google meet (課程連結將於附於課前通知 Email 中)
☎️聯絡人: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 魏小姐 03-8569692

yungyiwei@hlc.edu.tw

 

 

 

:::

114年8月28日府教課字第1140172222A號備查通過

近期會議活動

9/15行政會議

9/16教師晨會、特推會

9/19雙語社群-國際教育交流(14:00)

9/20班親會(家長8:40報到)

 

學生事務資訊網

行事曆